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福利 > 正文

特困孤独症患者的相关政策将于7月1日实施

2022-01-07 16:21 次阅读
文章标签:特困孤独症患者     政策    
特困孤独症患者的相关政策将于7月1日实施日前,民政部印发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通知将于7月1日实行,其中部分新政策与孤独症患者有关。第二章  认定条件第四条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一)无劳动能力;(二)无生活来源;(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第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三)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六条  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前款所称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
自闭症机构

机构的选择、孩子的问题、孩子学习方向请拨打:4001007156
添加客服微信:18509228507

特困孤独症患者的相关政策将于7月1日实施


日前,民政部印发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通知将于7月1日实行,其中部分新政策与孤独症患者有关。


第二章  认定条件


第四条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一)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


第五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劳动能力:


(一)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


前款所称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优待抚恤金、高龄津贴不计入在内。


第七条  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并报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同意。


第八条  法定义务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履行义务能力:


(一)特困人员;


(二)60周岁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三)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四)重度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五)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的未成年人,选择申请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


第三章  申请及受理


第十条  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应当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的书面声明,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残疾人应当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申请人及其法定义务人应当履行授权核查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手续。


第五章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第二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特困人员应当享受的照料护理标准档次。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第二十一条  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依据以下6项指标综合评估:


(一)自主吃饭;


(二)自主穿衣;


(三)自主上下床;


(四)自主如厕;


(五)室内自主行走;


(六)自主洗澡。


第二十二条  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内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状况6项指标全部达到的,可以视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有3项以下(含3项)指标不能达到的,可以视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有4项以上(含4项)指标不能达到的,可以视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十三条  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发生变化的,本人、照料服务人、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通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报告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组织复核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认定类别。


第六章  终止救助供养


第二十四条  特困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终止救助供养: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被宣告失踪;


(二)具备或者恢复劳动能力;


(三)依法被判处刑罚,且在监狱服刑;


(四)收入和财产状况不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


(五)法定义务人具有了履行义务能力或者新增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法定义务人;


(六)自愿申请退出救助供养。


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至18周岁;年满18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


第二十五条  特困人员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本人、照料服务人、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调查核实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工作中发现特困人员不再符合救助供养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终止救助供养手续。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民政部门加强监督指导。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2016年10月10日民政部印发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同时废止


自闭症机构查找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99孤独症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23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37号海星城市广场A1010室